眼科小常識

玻璃體內藥物注射


本世紀初,對於以往無法治療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,發現了新的療法,在玻璃體中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劑(anti-VEGF),可以減少血管增生,讓黃斑部消腫,因而恢復視力。這種療法,為濕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帶來曙光。這種注射療法,成功率極高,方法簡便,只是有幾個缺點,第一是它無法讓黃斑部病變真正痊癒,只能改善視力,拖延疾病的進展;第二,它的效果會隨注射次數的增加而遞減,也就是說,會越打越沒效。第三因素,也是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藥品價格昂貴,對病人會形成沉重的負擔。現今玻璃體注射,健保一生可以給付七到八次,超過之後就必需自費施打。健保申請程序需事前審查,要有螢光攝影資料,有施打顯影劑可能誘發過敏反應的風險,且書面往返加檢查需時兩個月,只有醫院可以申請。因此,很多病人為了時效及方便起見,會自費施打較便宜的Avastin。
Avastin是大腸癌的用藥,不是針對眼科使用,所以是商標外使用(off-label use),它在臨床上與其他眼科專用血管生成抑制劑(lucentis,eylea) 有相似的效果,但費用只有四分之一,較常作為自費用藥。只是,因為不是眼科專用用途,全身性的併發症仍需考量,所以半年內有心肌梗塞患者或腦中風患者不宜施打。
玻璃體內注射治療,施打加消毒只需十分鐘,只需點局部麻醉藥,不需打針。施打前會先散瞳,主要是方便施打後檢查視網膜,施打時不太疼痛,但麻藥退後可能會有漲痛感。術後可能會有結膜下出血,要量眼壓防止眼壓過高,還要注意術後感染問題,若有突然間劇痛或充血,必須立即回診。不過眼壓過高及感染的發生率都極低,不需過度擔心。
現今玻璃體內注射的適用症已越來越廣泛。主要有糖尿病黃斑部水腫,老年性濕性黃斑部病變,中心靜脈或動脈堵塞併黃斑部水腫(眼中風),及多發性脈絡膜下血管病變(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),亦可用在玻璃體出血時加速血塊吸收之用,其功效甚至比雷射更好,實為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視網膜疾病治療方法,為重現光明帶來希望。